工业污水处理“主力军”——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文章来源:http://www.geruishuiwu.com/
公司名称:山东格瑞水务有限公司

污水可以说是工业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为解决工业污水污染日益严峻的问题,污水处理技术不断改革与创新,目前较有效且广泛推行的当属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反渗透水处理设备不仅具有优越的操作性能,而且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也比较高,同时还具有出水量大、出水水质符合高标准等特点。下面本文就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在工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研究与分析。

 

 

(一)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构成

1.加药装置:由于污水中存在着特定量的悬浮物,因此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添加混凝剂提高悬浮物的颗粒度,以便于正常砂滤。

2.超滤系统:超滤系统主要是由中空纤维膜并联组成。一般情况下,在使用1-2h后需要对其进行冲洗与反冲洗,以此来保障过滤操作的有效性。

3.保安过滤器:反渗透水处理设备保安过滤器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对可能存在的固体悬浮物进行隔离,以此来防止悬浮物的污染。采用的是过滤精度为10um的PP微滤器。

4.隔栏装置:在对垃圾污水进行处理之后可能会存在着体积较大的悬浮物,因此需要设置隔栏装置将之隔离出来,在设计上,主要是为三层孔隙分别为4、8、15mm组成的隔栏装置。

5.RO膜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由多支反渗透膜串联而成,一般情况下是使用60-90min后,需要对其冲洗,防止有机物污染膜系统。RO膜系统的重要作用是促使水中水分子和各种溶解杂质进行分离,并由此形成普通纯水与浓缩水,并运用于其它运作环境中。

6.双砂过滤器:双砂过滤器主要采用的是两级压力式过滤罐,通过无烟煤和石英沙组成的双砂过滤器截留水中絮凝体和其他悬浮物,以此来对浑浊度进行有效的降低。双砂过滤器在设置上充分结合了滤料含污量大的特征,在其处理之下絮凝体进人到滤料层中间,部分絮凝过程在滤床孔隙内完成,这样一来,就能够对絮凝体在滤层中的穿透深度进行特定程度的增加,这对防止滤层过早堵塞起到重要的作用,进而延长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反渗透膜的使用年限。

(二)膜系统的工艺设计分析

对于垃圾污水而言,其中的有机物含量相对较高,在未进行污水处理之前其氧耗的均值测定为22000mg/L左右,在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生物化学处理后,其氧耗量测定在310mg/L,为了适应反渗透膜处理需要进行优质预处理,设置了两级砂滤、精滤以及中空纤维超滤系统,从而对水质的浊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对膜系统的使用年限与清洗周期进行保障。在反渗透水处理设备膜系统之中,截留颗粒与分子量逐级进行,具体顺序为两级砂滤、保安过滤器、中空纤维超滤,在每一级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对颗粒量与分子量的控制也存在不同的标准。两级砂滤的颗粒量在2mm~0.45mm,保安过滤器的颗粒量在10um之内,中空纤维超滤的分子量在2~30万的范围内,而反渗透膜分子量在100~2000之间。根据研究发现,浓差极化是引起膜初始通量衰减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通量衰减率随着膜截留分子量的减少而增加。而膜长期运行的通量衰减主要是由于膜污染引起,膜截留分子量愈大,通量衰减幅度愈大。

 

以上就是对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基本构成及膜系统工艺设计要点的简单分析。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很好地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如能够科学选型,并正确加以运用,定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